嚴冬已至,春有歸期。迎冬至,也是迎“五最”。
“最長夜”:這一天,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、夜晚最長的一天。
“最寒冷”:冬至到,數九寒天開始,我國各地氣候陸續進入最寒冷的階段。
“最隆重”:冬至,不僅是最早被確立的節氣,最古老的節氣,更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說法,而在今天也成為了一個吉時提醒:還有一個多月就過年了。
“最奪目”:在這一天還會看到,故宮太和殿“建極綏猷”四字被金光依次點亮,頤和園的十七孔橋完美上演“金光穿洞”,兵馬俑披上“金色鎧甲”。
嚴冬已至,春有歸期。迎冬至,也是迎“五最”。
“最長夜”:這一天,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、夜晚最長的一天。
“最寒冷”:冬至到,數九寒天開始,我國各地氣候陸續進入最寒冷的階段。
“最隆重”:冬至,不僅是最早被確立的節氣,最古老的節氣,更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說法,而在今天也成為了一個吉時提醒:還有一個多月就過年了。
“最奪目”:在這一天還會看到,故宮太和殿“建極綏猷”四字被金光依次點亮,頤和園的十七孔橋完美上演“金光穿洞”,兵馬俑披上“金色鎧甲”。
天時人事日相催,冬至陽生春又來
冬至俗稱冬節、長至節、亞歲,由周到秦,都以冬至日當作歲首,也就是新的一年開始的日子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記載:“冬至,十一月中來。終藏之氣至源此而極也。”冬至有三候,一候蚯蚓結,冬至時節,地下的蚯蚓仍然蜷曲著身體,像打了結的繩子。二候麋角解。冬至陽氣初回,麋鹿角脫落,開始一輪新生,新陳代謝的規律,藏在季節的變換里。冬至三候水泉動。冬至過后,井水開始上涌,泉水開始流動。
一九二九不出手,三九四九冰上走
氣象資料顯示,每年的冬至前后都有強冷空氣南下,導致氣溫驟降。草木凋零,田野清冷,此時正是農事暫休,萬物養精蓄力,為來年開春做準備的時節。
老農常以冬至日來到的先后,預測往后的天氣:“冬至在月頭,要冷在年底;冬至在月尾,要冷在正月;冬至在月中,無雪也沒霜。”還有“邋遢冬至干凈年”,希望冬至前后下一陣子雨雪,這樣,到年關就能賺得一連串響晴天。
冬至習俗
冬至日和夏至日剛好相反,一個白晝最短,一個白晝最長。早先,冬至日身份顯赫,這一天在農歷算起點,民諺有云“冬至大如年”,《漢書》中說:“冬至陽氣起,君道長,故賀。”世人認為,冬至是上天賜福的一個吉日,故互相拜賀、宴請,喜氣洋洋,比過大年還熱鬧。
在北方,餃子可謂是冬至的“標配”,俗語說“冬至不端餃子碗,凍掉耳朵沒人管”,冬至天寒,容易凍耳朵,而餃子形狀與耳朵相似,便有了“吃餃子可以防止掉耳朵”的趣說。南方人則喜歡在冬至這天,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或年糕,民間也有“吃了湯圓大一歲”的說法。
冬至養生
《后漢書》上說:“冬至前后,君子安身靜體。”意思是說要靜養,不要興師動眾,以免擾亂了天地陰陽的變化,唯此才能長居久安。宜多吃補益身體的食物,羊肉、蓮子、山藥、大棗、銀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。更要及時添加衣物,注意手腳的保暖,室內也要經常通風換氣,減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繁殖。精神上宜靜神少慮,保持暢達樂觀,少為瑣事勞神。 對生活在北半球的我們來說,冬至是一個頗有儀式感的時間節點,跨過這黑夜最漫長的一天,白天會一日比一日長,生命也仿佛開始進入由衰轉盛的新循環。在呼嘯的寒風中,我們依稀已經聽到,春天的腳步隱隱傳來,只要心懷目標,就不會失去方向,今日冬至,愿您不懼嚴寒,積蓄能量,心向暖陽。